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淋巴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雷帕霉素作用于Karpas299、BaF3/NPM-ALK及BaF3细胞前后,mTOR相关蛋白表达的改变;MTT法检雷帕霉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雷帕霉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改变.结果 ALK+ Karpos299、BaF3/NPM-ALK和BaF3细胞均高表达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蛋白、磷酸化p70S6K(p-pTOS6K)及4E-BP1(p-4E-BP1)蛋白.去除IL-3 1 h的BaF3细胞p70S6K及4E-BP1蛋白去磷酸化.10 nmol/L雷帕霉素作用48 h,p-p70S6K及p-4E-BP1蛋白表达下降,以p-p70S6K蛋白表达下降为主.相对于对照组各细胞株的抑制率为Karpas299细胞24.4%、BaF3/NPM-ALK细胞37.8%和BaF3细胞61.6%.Karpas299细胞在10 nmol/L雷帕霉素作用后细胞凋亡率从(11.97±0.11)%增至(15.87±0.62)%(P<0.05);BaF3细胞凋亡率由(3.23±0.11)%增至(7.67±0.49)%(P<0.05);BaF3/NPM-ALK细胞凋亡率从(1.90±0.47)%增至(2.80±0.27)%(P>0.05),无诱导调亡作用.三株细胞在10 nmol/L雷帕霉素作用48 h后,G1期细胞比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BaF3/NPM-ALK细胞最为显著,从(37.63±1.91)%增加至(69.77±5.44)%;其次为Karpas299细胞,从(31.13±2.51)%增至(40.70±1.47)%;BaF3细胞最少,由(53.57±2.22)%增至(63.70±1.20)%(P值均<0.05).结论 NPM-ALK融合蛋白激酶激活了mTOR信号通路;雷帕霉素通过抑制mTOR活性,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从而抑制ALK+淋巴细胞肿瘤性生长.
推荐文章
三氧化二砷对恶性淋巴瘤细胞株的作用及临床研究初探
淋巴瘤
非霍奇金氏
砷剂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国产雷帕霉素对人淋巴瘤细胞Raji增殖的影响
国产雷帕霉素
Raji细胞
细胞增殖
mTOR
p-p70S6K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雷帕霉素抑制mTOR活性阻抑ALK阳性淋巴瘤细胞株生长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血液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雷帕霉素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2-66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
字数 39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727.2008.10.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强 152 1188 20.0 28.0
2 顾玲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研究室 21 38 4.0 4.0
3 李金范 10 24 2.0 4.0
4 高举 102 586 11.0 20.0
5 朱易萍 51 329 8.0 16.0
6 贾苍松 42 268 10.0 15.0
7 周成燕 1 2 1.0 1.0
8 马志贵 13 2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雷帕霉素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血液学杂志
月刊
0253-2727
12-1090/R
16开
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88号
6-5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0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53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