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芦荟、大黄是两种作用特别,应用广泛的中药,大量的患者长期应用,但这两种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一直存在着争议,并已引起医药界和社会的关注,目前临床上所报道的毒性反应主要集中在结肠黑变病上.对于结肠黑变病的病因,结肠黑变病与芦荟、大黄类泻剂的关系国内外作了不少的研究,但仍未得到公认的结果,本文结合在研究的课题对此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我们的一点思考.
推荐文章
结肠黑变病30例临床分析
结肠黑变病
便秘
肿瘤
结肠息肉在结肠黑变病与经i-scan内镜检出率的比较
结肠黑变病
i-scan内镜
结肠息肉
福松治疗结肠黑变病的临床观察
福松
结肠黑变病
结肠镜检查
结肠黑变病致病因素分析及与结肠肿瘤的关系探讨
结肠黑变病
便秘
泻药
结肠癌
结肠腺瘤性息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结肠黑变病色素性质和病因与泻剂关系的研究与问题
来源期刊 国际内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结肠黑变病 芦荟 大黄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7-229,封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74
字数 37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惠学 61 351 10.0 15.0
2 徐新军 中山大学药学院 36 288 8.0 16.0
3 万金志 中山大学药学院 26 285 9.0 16.0
4 方炜 中山大学药学院 4 37 3.0 4.0
5 刘佑波 5 84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89)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结肠黑变病
芦荟
大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内科学杂志
月刊
1004-2369
44-163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3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4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