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出露于华北南缘小秦岭-熊耳山地区的中基性岩墙的Sr、Nd、Pb同位素研究显示:岩墙的(87Sr/86Sr);变化于0.712310~0.735100,平均值0.722117,(143Nd/144Nd);变化于0.511160~0.512066,平均值0.511436.用t=130Ma计算的岩墙的εSr(t)变化于113.06~436.61,εNd(t)变化于-7.9~-25.57,岩墙的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出极端富集特征.岩墙的206Pb/204Pb变化于16.1921~19.8149,平均17.7067,207Pb/204Pb变化于15.3245~15.7540,平均15.6638,208Pb/204Pb变化于36.8607~41.6251,平均38.9494,其铅同位素比值显示出明显的富放射性成因铅的特征.通过对岩墙与区域太华群、熊耳群地层和中生代花岗岩的对比示踪研究表明,岩墙岩浆源区显示出与洋壳和深海沉积物质混染有关的特征,形成岩墙的岩浆物质与扬子陆块具有更大的亲缘性,由此证明秦岭造山带是由扬子陆块俯冲于华北陆块南缘之下造山的大陆动力学演化过程.结合现今的秦岭造山带深部地球物理资料,认为中生代时期太平洋构造域的兴起是导致秦岭造山带地区由陆陆碰撞向岩石圈拉张伸展构造体制转化的根本原因,从而造成小秦岭-熊耳山地区燕山期大规模花岗岩体和中基性岩墙的浅成侵位活动.
推荐文章
新路盆地火山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Sr-Nd同位素
火山岩
物质来源
新路盆地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小秦岭-熊耳山
金矿
硫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陕西-河南
陨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地学意义
陨石氧同位素
陨石氧同位素成因
地球原始物质组成
豫西熊耳山地区北岭金矿Pb、S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铅同位素
硫同位素
北岭金矿
熊耳山地区
豫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中基性岩墙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岩墙 Sr、Nd、Pb同位素示踪,小秦岭-熊耳山地区 秦岭造山带
年,卷(期) 2008,(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80-1591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5
字数 101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01-5717.2008.1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毛景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17 11449 56.0 98.0
2 谢桂青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70 3390 23.0 58.0
3 王团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5 89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0)
共引文献  (1398)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96)
二级引证文献  (243)
192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6(3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7(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8(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1(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2(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3(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4(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3(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5(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6(3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7(3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8(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9(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墙
Sr、Nd、Pb同位素示踪,小秦岭-熊耳山地区
秦岭造山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