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柔性转向剂是以舍芒体为原料合成的新型聚合体,其原理是利用柔性转向剂弹性变形特征,在多孔介质中变形运移到地层深部封堵大孔道产生液流转向能力.该技术采用变径细钢管和激光雕刻有机玻璃模型研究了柔性转向剂颗粒在大孔道的运移及封堵特性.吉林油田G2-1井的先导试验结果表明,G2-1井施工后吸水剖面得到一定改善,对应连通油井产油量增加,舍水量有所下降,取得了预期效果.
推荐文章
转向剂形成水力压裂人工隔层的机理分析
水力压裂
转向剂
人工隔层
输送规律
机理分析
柔性转向剂深部液流转向机理
高含水油藏
柔性转向剂
深部液流转向
暂堵蠕动带
苏里格致密砂岩压裂中转向剂用量与转向角的关系
压裂转向
重复压裂
水力压裂
气井
转向角
转向剂
绒囊流体
老井改造
转向剂形成水力压裂人工隔层的机理分析
水力压裂
转向剂
人工隔层
输送规律
机理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柔性转向剂作用机理及其先导试验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柔性转向剂 深部液流转向 吸水剖面 增油降水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三次采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4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57
字数 35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54.2008.04.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宜坤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7 485 12.0 21.0
2 朱怀江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9 781 19.0 27.0
3 马红卫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6 93 4.0 6.0
4 王宪峰 吉林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7 18 2.0 4.0
5 刘殿峰 吉林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7 22 3.0 4.0
6 崔世铭 吉林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3 1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5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9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柔性转向剂
深部液流转向
吸水剖面
增油降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