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改进5-氟尿嘧啶(5-FU)变形脂质体的工艺,提高其包封率,探索体外渗透治疗瘢痕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5-FU变形脂质体,利用正交实验探索最佳工艺,检测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分布、包封率等特性.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将改进的5-FU变形脂质体进行体外透瘢痕实验后,行瘢痕切片制备和荧光观察.结果 各因素对包封率影响大小的顺序:去氧胆酸钠>5-FU>卵磷脂>超声时间>乳化时间,制备的脂质体为圆球形,粒径均匀,平均粒径为(90±5)nm,包封率达82.14%.体外透瘢痕实验5-FU累积透过量低于5%,滞留于瘢痕内的5-FU累积量高达45%,主要集中在瘢痕的表皮层和真皮浅层.结论 改进后的5-FU变形脂质体,其包封率较高、粒径较小且均匀,能渗透到瘢痕的表皮层和真皮浅层.
推荐文章
鞣花酸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优化与体外透皮实验
鞣花酸
纳米
柔性脂质体
包封率
体外透皮
均匀设计法制备5-氟尿嘧啶脂质体及其稳定性
均匀设计法
脂质体
药物稳定性
药物载体/标准
盐酸利多卡因纳米高分子脂质体的制备与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盐酸利多卡因
纳米结构
脂质体
壳聚糖
赖氨酸
药物利用
体外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5-FU变形脂质体工艺的改进及其体外透瘢痕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变形脂质体 正交实验 包封率 透瘢痕实验 5-氟尿嘧啶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瘢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9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44.9|R619.6
字数 31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040.2008.02.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形脂质体
正交实验
包封率
透瘢痕实验
5-氟尿嘧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月刊
1673-7040
21-1542/R
大16开
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33号
8-56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0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245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