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顺铂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部位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为更好地预防铂类药物对肾脏的毒副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将含目的基因的Bcl-2(Bcl-acta、Bcl-cb5及Bcl-nt)的pcDNA3.1(+)/Hygromycin质粒及pEGFP-C3质粒,通过共转染方式导入肾小管上皮细胞(RPTC).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Bcl-acta组、Bcl-cb5组及Bcl-nt组.细胞经顺铂处理后,应用显微共聚焦和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记技术,分析各种突变的Bcl-2基因对细胞Bax激活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的保护作用,并进行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综合分析顺铂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结果:转染Bcl-cb5组细胞色素c释放百分率为35.74%,明显高于Bcl-nt组(18.7%)和Bcl-acta组(24.6%),Bcl-cb5组细胞色素C释放的细胞数与Bcl-nt组及Bcl-acta组比较明显增多(P<0.05).未经转染Bcl-2的细胞和经过转染Bcl-cb5的细胞均可见明显的Bax激活和细胞凋亡.而经Bcl-acta和Bcl-nt转染后再进行顺铂处理,24 h后比Bcl-cb5基因转染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转染Bcl-acta和Bcl-nt基因组RPTC抵抗凋亡的能力明显高于转染Bcl-cb5基因组,转染Bcl-cb5基因能够使所表达的蛋白在内质网上定位,但不能发挥抗凋亡的作用.说明RPTC抵抗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线粒体途径而不是通过内质网起作用的.
推荐文章
TNF-α在调控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过程中的作用
糖尿病肾病
程序性坏死
肿瘤坏死因子-α
肾小管上皮细胞与基底膜的粘附力学特性
基底膜
粘附
微管吸吮
肾小管上皮细胞
病理性损伤因素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肾小管/病理生理学
上皮细胞/代谢
纤维变性/病理生理学
表型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顺铂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机理
来源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细胞凋亡 顺铂 Bcl-2基因 线粒体 内质网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1-584,插一
页数 5页 分类号 Q255|R97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伟 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 26 65 4.0 6.0
2 冯乐平 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 42 96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胞凋亡
顺铂
Bcl-2基因
线粒体
内质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587X
22-1342/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12-2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3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49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