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光固化模式对复合树脂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新鲜拔除 48 颗上下颌恒磨牙殆面备I类洞行3M 7250树脂充填,随机分为4组用不同光固化模式行光照固化:A:低强度光照组(300mW/cm2×40 s);B:高强度光照组(600mW/cm2×20 s);C:弱光引导组(100 mW/cm2×10 s+600 mW/cm2×15 s);D:间歇光照组(600 mw/cm2×40 s,2 s开,2 s关).标本经温度循环后,品红溶液染色,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牙齿颊舌向切片修复体边缘染料渗漏情况.结果 低强度光和间歇光照法的微渗漏率较低,高强度光组的微渗漏率最高.4组间的微渗漏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弱光引导和间歇光照技术对复合树脂(Z250)的边缘封闭性无明显影响.
推荐文章
牙科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的性能与展望
光固化复合树脂
牙科修复材料
填料
光引发剂
光功率密度对光固化复合树脂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复合树脂类
光功率密度
聚合收缩
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及其胶粘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可见光固化
胶粘剂
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
环氧甲基丙烯酸酯
配比
实时动态分析牙科光固化复合树脂固化收缩的新方法
复合树脂类
材料试验
拉伸强度
时间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光固化模式对复合树脂微渗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口腔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光照模式 复合树脂 微渗漏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13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3.1
字数 244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卫红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科 41 313 10.0 15.0
2 卞颖颖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科 2 3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照模式
复合树脂
微渗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医学
月刊
1003-9872
32-1255/R
大16开
江苏南京市汉中路136号
28-7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5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293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