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丹参须状细根中有效成分的酶法提取工艺,同时优化酶解工艺的参数.方法:采用纤维素酶酶解再超声促提来提取丹参须状细根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酶解参数,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利用优选出的酶解工艺所得到的丹参须状细根提取液中总丹参酮和总丹酚酸的收率较非酶法分别提高了113.92%和30.64%,并且薄层检测表明纤维素酶酶解对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无质的影响;同时,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较高,并且通过检验.结论:采用纤维素酶酶解再超声促提的方法可以充分地提取出丹参须状细根中的有效成分,同时,利用多项式回归所建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
推荐文章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酿酒酵母活性蛋白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
超声破壁
酿酒酵母
活性蛋白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梓树果实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
梓树果实
总黄酮
超声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基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和正交设计的中药类风湿复方提取工艺研究
中药类风湿复方
工艺研究
星点设计
正交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丹参须根有效成分的酶法提取工艺
来源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丹参 须根 纤维素酶
年,卷(期) 2008,(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76-1981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83.69
字数 53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5302.2008.1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7 203 7.0 7.0
2 杜国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1 2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33)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4(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丹参
须根
纤维素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药杂志
半月刊
1001-5302
11-2272/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4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38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2362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