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寒热并用配伍法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下腰痛的治疗在临床上常采用综合保守治疗方案,包括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及肌松药,并配合牵引疗法及腰背肌功能锻炼.本课题以综合保守治疗方法作对照,以下腰痛的JOA评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对比寒热并用配伍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中药内服组治疗后JOA评分恢复率为64.6%,综合治疗组治疗后JOA评分恢复率为72.8%,两者间未见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及四肢倦怠无力,综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中药寒热并用配伍治疗慢性下腰痛,短期应用显示出此治则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较少,为临床的推广应用和下一步机理性的探讨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浅议寒热并用配伍药对
寒热并用
配伍
药对
寒热表里配伍
寒热互助配伍
寒热监制配伍
寒热并用在《伤寒杂病论》组方中的应用
《伤寒杂病论》
寒热治法
方剂
组方原则
寒热并用配伍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病因病机
寒热并用
《伤寒论》升降并用药物配伍的临床应用
《伤寒论》
升降并用
药物配伍
临床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寒热并用配伍治疗下腰痛
来源期刊 四川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下腰痛 寒热并用 配伍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内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5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74.34
字数 20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49.2008.02.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文治 广东省中医院骨科 58 382 10.0 17.0
2 邓晋丰 广东省中医院骨科 40 470 12.0 21.0
3 王慧敏 广东省中医院骨科 38 97 6.0 8.0
4 张梅刃 广东省中医院骨科 34 151 7.0 11.0
5 李想 广东省中医院骨科 13 57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下腰痛
寒热并用
配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中医
月刊
1000-3649
51-118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62-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6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98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