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桡动静脉血透通路中测定桡动脉残端压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自2005年12月-2007年4月,对29例行桡动静脉内瘘术的尿毒症患者,术中测定桡动脉血压和残端压.术中游离桡动脉,桡动脉测压装置调零,测压针穿刺桡动脉,读取桡动脉血压.用血管夹阻断穿刺点近端的桡动脉,读取桡动脉残端压.结果:阻断前桡动脉血压68~149mmHg,平均105.38±18.34 mmHg.桡动脉残端压30~138mmHg,平均95.62±20.18 mmHg.桡动脉阻断前后动脉压差超过30mmHg或阻断后桡动脉残端压绝对值小于70mmHg者(7例),采用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否则采用端端吻合(22例).内瘘手术技术成功率100%.随访6~18个月,无手指缺血征象,手指肌力V级,随访期内瘘通畅率100%.结论:术中测定桡动脉血压和残端压简单、方便,可指导血管吻合方式,预防手缺血.
推荐文章
球囊辅助下血透用桡动静脉内瘘术
血透
球囊
桡动静脉内瘘
桡、头动静脉瘘手术改进
动静脉瘘
血液透析
导管插入术
肘部穿支静脉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在疑难血透通路中的临床运用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肘部穿支静脉
动静脉双吻合建立血透永久性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术
手术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桡动静脉血透通路术中动脉压测定及其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液透析通路 桡动脉压 手缺血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其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5-43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59.5
字数 21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08.03.06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 57 577 11.0 22.0
2 范隆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 40 113 6.0 7.0
3 朱迎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肾内科 18 48 5.0 5.0
4 冯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肾内科 11 3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液透析通路
桡动脉压
手缺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