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首先介绍了几种通行的数字鸿沟测算方法,有美国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的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法、斯洛文尼亚鲁布尔雅那大学的帕沃·西切尔的时间差距法、意大利的法比奥拉·里卡帝尼和莫罗·法里奥提出的相对集中度指数、德国的托比阿斯·休星和汉尼斯·塞尔霍夫提出的数字鸿沟综合指数(DDIX),分析了各自测算数字鸿沟的优劣及其指标设计中产生偏差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字鸿沟测算方法——相对差距综合指数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有:理论通用,可进行国际、国内、静态、动态的比较分析;内涵直观,计算结果含义清晰,便于直观理解;数据完整,全部采用有公信力的统计数据,避免使用主观判断数据带来的不确定性.2007年发布的<中国数字鸿沟报告>中,即使用了该方法.
推荐文章
提高信息素养,跨越"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
信息素养
教育技术
继续教育
新媒体时代老年人代际数字鸿沟初探
代际数字鸿沟
老年群体
数字反哺
老年人数字鸿沟生成的扎根理论研究
老年人
数字鸿沟
多成因模型
“银发一族”数字鸿沟的形成、影响因素及其消弭路径
“银发一族”
数字鸿沟
影响因素
消弭路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数字鸿沟测算方法比较
来源期刊 电子政务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数字鸿沟 信息社会 信息化指数 信息化测评
年,卷(期) 2008,(1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告·数字鸿沟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3
页数 8页 分类号 TP3|D6
字数 82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223.2008.1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新红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 46 217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字鸿沟
信息社会
信息化指数
信息化测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政务
月刊
1672-7223
11-5181/TP
大16开
北京市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82-564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35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