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与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C组(切除2/3肝叶)、L组(切除2/3肝叶后注射LPS)和G组(GdCl3预处理后切除2/3肝叶),研究大鼠肝再生期间(0~144 h)再生肝重量比、AgNORs数量、乳酸脱氢酶的变化.结果 L组肝重量比在16~48 h低于C组(P<0.05),AgNORs的数量在48 h达到最大值(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组再生肝重量比在16~36 h低于C组(P<0.05),AgNORs的数量在36 h即达到高峰,乳酸脱氢酶新增一条LDH4谱带,其平均密度在36 h达到最高值.结论 肝切除后注射LPS,抑制了早期的肝再生进程,注射GdCl3灭活枯否细胞后利于肝脏的早期再生.
推荐文章
大鼠正常肝和再生肝的肝细胞分离、鉴定及纯度、活性分析
大鼠
细胞分离和鉴定
肝细胞
基因表达
标记蛋白
SD大鼠肝脏枯否细胞分离方法改进研究
枯否细胞
细胞分离
原代培养
细胞鉴定
黄芪总提物对体外脂多糖刺激的枯否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的影响
药理学
黄芪总提物
肝枯否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酶谱法
BALB/c鼠枯否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枯否细胞(Kupffer Cell)
分离
鉴定
BALB/c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枯否细胞对大鼠再生肝细胞转录活性和LDH的影响
来源期刊 四川动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大鼠 肝再生 AgNORs 乳酸脱氢酶 枯否细胞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930
页数 2页 分类号 Q95-33|Q253
字数 177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永芳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7 171 8.0 12.0
3 徐存拴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81 962 16.0 21.0
5 李莉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2 492 13.0 18.0
7 张顺利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5 297 11.0 15.0
11 王卫华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13 1.0 2.0
12 张国俊 17 71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鼠
肝再生
AgNORs
乳酸脱氢酶
枯否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动物
双月刊
1000-7083
51-1193/Q
大16开
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9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