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荧光定量PCR(FQ-PCR)与PCR在检测自然流产组织人细小病毒B19(HPV B19)感染临床应用中的优劣.方法 收集自然流产病例41例以FQ-PCR与PCR分别进行流产组织的HPVB19 DNA检测.结果 FQ-PCR HPVB19DNA的阳性检出率为51.20%,PCRHPVB19DNA的阳性检出率为36.56%,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经统计学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FQ-PCR的灵敏性较PCR高,能更加清楚地了解HPVB19在体内的存在状态.
推荐文章
人细小病毒B19与早期先兆流产的关系
人细小病毒B19
先兆流产
结直肠癌组织中人细小病毒B19的检测
结直肠肿瘤
人细小病毒B19
原位杂交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人细小病毒B19、巨细胞病毒及弓形体感染的研究
流产
稽留
绒毛膜绒毛
细小病毒科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
弓形虫病
血液制品中人细小病毒B19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血液制品
原料血浆
人细小病毒B19基因
荧光定量PC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流产组织中人细小病毒B19的感染
来源期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自然流产 人类细小病毒B19 荧光定量PCR 聚合酶链反应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14.21
字数 20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611.2008.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绘霞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病理科 122 300 8.0 9.0
2 肖虹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病理科 95 234 6.0 7.0
3 梁建芳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病理科 102 292 9.0 10.0
4 武丽娜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病理科 22 6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然流产
人类细小病毒B19
荧光定量PCR
聚合酶链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6611
14-1216/R
大16开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22-1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0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