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VC-PMG)霜外用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外用10%VC-PMG霜治疗25例黄褐斑患者,并用Micmskin Ⅱ多功能偏振光皮肤镜图像分析系统对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进行客观测量及评价.结果:经10%VC-PMG霜外用治疗各型黄褐斑16周后,平均有效率为20%,其中单一蝶形皮损效果最佳,有效率为44.4%,同一患者治疗前后对色素斑L*、a*、b*值检测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局部外用10%VC-PMG霜可以减少黄褐斑患者皮损部位的黑素含量、毛细血管扩张程度,以及减轻黄色素和脂色素以改善色素斑,达到治疗黄褐斑的目的.
推荐文章
L-抗坏血酸-2-磷酸-6-棕榈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L-抗坏血酸-2-磷酸-6-棕榈酸酯
棕榈酰氯
L-抗坏血酸-2-磷酸酯
合成
L-抗坏血酸-2-磷酸-6-棕榈酸酯的研究进展
L-抗坏血酸-2-磷酸-6-棕榈酸酯
合成
抗氧化性
进展
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的合成和应用
维生素C
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
生物合成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霜外用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临床皮肤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褐斑 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 皮肤镜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皮肤病治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1-68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58.42
字数 31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963.2008.10.0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褐斑
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
皮肤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皮肤科杂志
月刊
1000-4963
32-1202/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28-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39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78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