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牛至油前体化合物进行了药效学和一般毒性的研究,为该药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促生长试验结果显示:牛至油对鸡具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P<0.05);体外抑菌试验表明:牛至油前体化合物的代谢成分香芹酚和百里酚,对大肠杆菌和猪链球菌具有抑菌作用;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牛至油前体化合物对小鼠的经口LD50为1.660g/kg,按国际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断为低毒;90 d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牛至油的安全范围大,该物质90 d喂养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小鼠各项观察指标未产生明显影响.上述结果显示:牛至油前体化合物为安全有效的药物,在临床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苯胺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及定量构效
苯胺类化合物, 发光菌, 15 min-EC50, QSAR, 毒性机制
油用牡丹籽仁中茋类化合物超声波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油用牡丹
茋类化合物
响应面分析法
超声提取
抑菌活性
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发光菌
酚类
联合毒性
作用机制
油用牡丹籽粕低聚芪类化合物大孔树脂富集与抑菌活性
油用牡丹
低聚芪类化合物
大孔吸附树脂
富集
抑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牛至油前体化合物的促生长、体外抑菌及一般毒性研究
来源期刊 畜牧与兽医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牛至油前体化合物 促生长试验 体外抑菌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兽药科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3
页数 5页 分类号 S859.7
字数 41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丽平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50 371 11.0 17.0
2 刘振洲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1 9 1.0 1.0
3 周梦夏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1 9 1.0 1.0
4 李莹珺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1 9 1.0 1.0
5 齐彪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1 9 1.0 1.0
6 赵丽娜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3 2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牛至油前体化合物
促生长试验
体外抑菌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畜牧与兽医
月刊
0529-5130
32-1192/S
大16开
南京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内
28-4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12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98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