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人/缺失(I/D)多态性与不同发病类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以揭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6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40例正常孕妇的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结果:1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孕妇组比较,ACE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2.121 8、2.001 9,P>0.05);2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ACE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1.833 3、1.680 5,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早发型重度子瘸前期的发病无密切相关性.
推荐文章
ACE基因I/D多态性与重度子(癎)前期肾脏损害的关系
子(癎)
肾疾病
肽基二肽酶A
多态现象,遗传
基因频率
分子生物学
聚合酶链反应
新疆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I/D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
插入/缺失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
维吾尔族
复发性脑梗死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脑梗塞
新疆地区汉族和哈萨克族心房纤颤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研究
汉族
哈萨克族
心房纤颤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多态性,单核苷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年,卷(期) 2008,(1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与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5-154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14.25
字数 20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411.2008.11.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叙 47 335 8.0 17.0
2 崔洪艳 18 62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保健
半月刊
1001-4411
22-1127/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9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025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2645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