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红外光声光谱是基于光声理论的新型数据采集方式,与传统红外光谱相比,其吸收系数大,适合高吸收和高散射的土壤分析.以中国三种典型土壤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这三种土壤(红壤,潮土和水稻土)的中红外光声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的中红外光声光谱的测定快速方便,土壤样品不需前处理,光谱吸收值适中,具有更丰富的吸收,且土壤主要组成成分的中红外光声光谱也具有明显不同的吸收特征,因此中红外光声光谱能更好地适用于土壤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处理土壤中红外光声光谱时,第1和第2主成分包含了光谱98.17%的信息;利用这两个主成分作二维散点分布图,结果表明该分布能对这三种土壤进行有效分类,这为土壤鉴定提供了快捷的新手段,并使中红外光声光谱在进一步的土壤定量分析中将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黄土的红外反射光谱与红外光声光谱特征及其差异研究
黄土
红外光谱
光声光谱
反射光谱
土壤分析
红外光谱在土壤学中的应用
土壤学
红外光谱
光声光谱
化学计量学
基于中红外光谱的土壤矿物表征及其鉴定
土壤矿物
红外光谱
土壤鉴定
红外光声光谱技术应用于复合膜的原位剖面分析
红外光声光谱
剖面分析
复合膜
独立成分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土壤的中红外光声光谱研究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 红外光声光谱 主成分分析 土壤鉴定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2-124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52
字数 28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4/j.issn.1000-0593.2008.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健民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9 627 14.0 24.0
2 王火焰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9 264 11.0 16.0
3 杜昌文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4 205 9.0 14.0
4 张佳宝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22 2.0 2.0
5 朱安宁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25)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
红外光声光谱
主成分分析
土壤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