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一次专家论证会上,一共讨论了5个战略方案,但重点是复旦大学提供的方案,因为这个方案最系统最细致。根据这个方案,中华文化标志城本应建于首都北京,但现在首都承担的任务很重。北京的城市面积和人口规模已经过大,不宜再作大规模扩建,而作为一个新规划的标志城,它完全可以满足这些要求。它具有国家级文化功能和地位,一些本来应在北京举办的活动可移至这里举办。
推荐文章
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气候条件分析
建设规划
大气环境
气候条件
身份·媒介·情感: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逻辑与方向
中华文化
全球传播
身份认同
媒介逻辑
共情传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华文化标志城建成后承担什么功能?
来源期刊 党建文汇:上半月版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城建 专家论证会 复旦大学 人口规模 城市面积 文化功能 北京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2
页数 1页 分类号 F127.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华文化
城建
专家论证会
复旦大学
人口规模
城市面积
文化功能
北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党建文汇:上半月
月刊
1003-806X
21-1014/D
沈阳市和平区南五马路228号
8-9
出版文献量(篇)
21513
总下载数(次)
5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