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什么是“荣”?什么是“辱”?历代中国思想家是通过列举法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八荣八耻”继承了中国思想的优秀传统,同时根据社会主义时代的新要求,对“荣”与“辱”的内涵做出了新的规定。列举法明确提出荣辱具体标准,便于广大民众记忆和践行,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但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理论研究中如何系统地把握这个体系,是个极具挑战性的理论工作。
推荐文章
从传统荣辱观到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
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
高校德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
德育创新
校园教育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大学生
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体系的有益探索——《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评介
来源期刊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 评介 “八荣八耻” 中国思想 优秀传统 实践价值 理论工作 列举法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8
页数 1页 分类号 D6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建震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12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社会主义荣辱观
评介
“八荣八耻”
中国思想
优秀传统
实践价值
理论工作
列举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半月刊
1008-2026
13-1229/C
16开
石家庄市裕华西路408号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4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1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