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历史上灾后诱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及解决过程对研究当下仍具典型意义今天的汶川就是32年前的唐山。历史总在本该记起的时候被遗忘,而当它被提起时,又让人不堪回首。发生在32年前的那场被称作四百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壮的一次劫难当下又被重新记忆。从唐山到汶川,虽然两者的时间、程度、复杂性并不相同,但同为"震灾",它们的属性和核心内容,又完全一致。
推荐文章
我国灾后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抗灾救灾
社会救助
救助制度
汶川灾后重建的隔震建筑远程实时监测
汶川灾后重建
隔震建筑
远程实时监测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析与灾后调查
汶川地震
次生地质灾害
成因
工程地质调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汶川到唐山:灾后社会样本参照
来源期刊 新世纪周刊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唐山地震 唐山市 唐山大地震 社会问题 灾后 震后 中国地震 研究与对策 自然灾害 重组家庭
年,卷(期) 2008,(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D63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唐山地震
唐山市
唐山大地震
社会问题
灾后
震后
中国地震
研究与对策
自然灾害
重组家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财新周刊
其它
2096-1251
10-1344/F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8号院三里屯SOHO
32-235
出版文献量(篇)
28920
总下载数(次)
8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