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蓄意歧义是一种特殊的语用策略,是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效果,有意利用某种特殊语境和对方话语中含糊的、不确定的表达方式,歪曲对方话语意图的语言现象.本文重点探讨了蓄意歧义的性质、产生条件及其语用功能.
推荐文章
英语中无意歧义与蓄意歧义的处理
英语
无意歧义
蓄意歧义
言语歧义的语用分析
语用学
内隐性语境
外显性语境
歧义论
从认知语用的角度看广告语的歧义
广告语
歧义修辞
认知语用
有意歧义的语用价值与解析
有意性歧义
语用效果
语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蓄意歧义的语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学科
关键词 蓄意歧义 产生条件 语用功能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教学方法8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5,131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3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502-B.2008.12.11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东平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蓄意歧义
产生条件
语用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30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544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