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淮稻10号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苏省2006年水稻区域试验产量结果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分析基因型和环境效应在年度间的变化情况,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该水稻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产量表现,探讨淮稻10号的稳产性以及适宜栽种地区.[结果]结果表明,淮稻10号品种及互作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地点×基因互作、地点和基因型分别占33.86%、32.80%和25.53%,三者中以基因型和环境(G×E)的交互作用为最大.2006年淮稻10号在盐都、练湖、泰州、南京的产量表现突出,在白马湖、高邮、三河的产量位居中上等,其他地方表现为一般.[结论]淮稻10号在南京地区表现优异,具有推广价值.
推荐文章
青贮专用玉米品种新青1号产量稳定性分析
青贮玉米
新青1号
产量
稳定性分析
降雨条件下滴水崖Ⅰ号滑坡瞬态稳定性分析
滑坡
降雨
渗流
瞬态稳定性
寒地水稻产量稳定性分析
寒地水稻
适应性
稳定性
AMMI分析
边坡加固及其稳定性分析综述
边坡
边坡加固
稳定性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淮稻10号的适栽地区与产量稳定性分析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稳产性 区域试验 多重比较 主成分分析
年,卷(期) 2008,(21)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66-8967
页数 2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20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8.21.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松 1 2 1.0 1.0
2 袁彩勇 1 2 1.0 1.0
3 时号 1 2 1.0 1.0
4 叶玉秀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9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稳产性
区域试验
多重比较
主成分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