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报道1例斑替支孢瓶霉引起脑脓肿.方法 抽取脑脓液作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分离菌株行DNA序列分析、KOH耐受试验、温度试验和明胶液化试验.结果 脑脓液直接镜检发现大量棕色、分隔或不规则膨胀菌丝,SDA 培养出灰黑色、绒状、纽扣样菌落,微量培养可见棕色、单支或分支特长的孢子链结构,DNA 序列分析属于斑替支孢瓶霉.菌株具有耐碱性,不能液化明胶,可在25~42℃环境下生长.脓肿穿刺术、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脉滴注和脓腔内注射等治疗无明显疗效,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根据其形态学特点和DNA序列分析,菌株被鉴定为斑替支孢瓶霉.该菌引起的脑脓肿为国内首例报道,脓肿穿刺术和单用两性霉素B治疗无明显疗效.
推荐文章
极细枝孢霉引起的罕见足踝部脓肿样感染1例
足部脓肿
极细枝孢霉
着色芽生菌病
42例脑脓肿临床分析
脑脓肿
临床特点
治疗
不同玉米品种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玉米
小斑病
弯孢霉叶斑病
发生规律
脑脓肿42例诊治分析
脑脓肿
手术
引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首见斑替支孢瓶霉引起脑脓肿1例
来源期刊 中国真菌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脓肿 斑替支孢瓶霉 斑替木丝霉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1-3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79.9
字数 31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827.2009.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翌明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113 367 8.0 13.0
2 李文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61 271 10.0 12.0
3 杨伟文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10 19 3.0 4.0
4 黄文明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19 6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脓肿
斑替支孢瓶霉
斑替木丝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真菌学杂志
双月刊
1673-3827
31-1960/R
大16开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