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华北中元古界串岭沟组暗色页岩中普遍发育的砂脉构造被解释为气体逃逸形成的沉积构造.在砂脉和相邻围岩中发现有自生碳酸盐沉淀和自生黄铁矿.自生碳酸盐主要由白云石组成,表现为微晶质条带或隐晶质斑块状胶结物.微晶白云石条带多出现在有机质纹层密集发育的部位,沿微生物膜两侧发育;而隐晶质斑块多以胶结物形式充填粒间孔隙或沿砂脉外缘密集产出.围岩中共生草莓状黄铁矿,砂脉中有具环带黄铁矿.这种特殊的矿物组构以及富有机质沉积和丰富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均表明串岭沟组形成于缺氧环境.层面发育的气泡构造为砂脉的气体逃逸成因提供了支持,而自生碳酸盐和黄铁矿则是沉积浅层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甲烷厌氧氧化(AOM)和细菌硫酸盐还原(BSR)的产物;气体源于有机质的厌氧分解和甲烷菌活动.砂脉中发现有疑似微生物化石,围岩含古菌和硫细菌生物标志物,表明有发生AOM和BSR作用的条件.串岭沟组砂脉中识别的自生碳酸盐沉淀及其AOM成因对进一步认识中元古代古海洋与古气候条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海洋的低硫酸盐浓度,SMTZ带很浅,海底沉积层的甲烷仅少量被AOM消耗;而大量甲烷进入大气必然导致中元古代强烈的温室气候效应.自生碳酸盐沉淀.
推荐文章
华北地台中元古代碳酸盐岩中的微生物成因构造及其生烃潜力
中元古代碳酸盐岩
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微生物席
甲烷厌氧氧化(AOM)生烃潜力
华北地台
河北宽城中元古代串岭沟组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河北宽城
中元古代
串岭沟组
SHRIMP锆石U-Pb年龄
华北中元古代陆表海氧化还原条件
中元古代
古海洋条件
文石海底沉淀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华北地台
沉积过程对自生黄铁矿硫同位素的约束
黄铁矿
硫同位素
微生物硫酸盐还原
沉积环境
东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北地台串岭沟组砂脉中自生碳酸盐沉淀和自生黄铁矿——中元古代甲烷厌氧氧化的沉积证据
来源期刊 古地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自生黄铁矿 甲烷厌氧氧化(AOM) 砂脉构造 中元古代 华北地台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1-374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736
字数 1207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0)
共引文献  (170)
参考文献  (5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38)
二级引证文献  (79)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2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4(26)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3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6(25)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1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生黄铁矿
甲烷厌氧氧化(AOM)
砂脉构造
中元古代
华北地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地理学报
双月刊
1671-1505
11-4678/P
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0号石油大学
2-73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