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京剧是中国最主要、影响最广泛的剧种,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中国的“国戏”。 京剧的前身是清朝初年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顾名思义,就是徽人的戏班。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皇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获得极大成功。随后,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相继进入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徽班进京”。
推荐文章
京剧花脸流派艺术探析
京剧
花脸
流派
艺术
京剧传承与中国动画创新
京剧艺术
动画创新
文化传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京剧简介
来源期刊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京剧 简介 乾隆皇帝 江南地区 清朝初年 徽班 中国 北京
年,卷(期) xxsxxzd_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4
页数 1页 分类号 J82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京剧
简介
乾隆皇帝
江南地区
清朝初年
徽班
中国
北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小学生学习指导
旬刊
1005-5134
21-1065/G4
大32开
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25号
8-13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57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