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别造山带和合肥盆地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构造单元,它们在形成和时空演化上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大别造山带内发现的可燃天然气和发生燃烧的隧道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集中分布于磨子潭一晓天断裂以南的北大别杂岩带和信阳-舒城断裂附近的早石炭世变质石英片岩中,磨子潭-晓天断裂和信阳-舒城断裂是连通深部的气源通道断裂;推覆体之下的寒武系凤台组和北淮阳型石炭系两套海相烃源岩是隧道可燃天然气的主力气源岩,其中下寒武统凤台组烃源岩具有高碳、高"Ro"、高Tmax、低氯仿"A"的特点,已进入热演化的过成熟阶段;北淮阳型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热演化程度很高,大量的油气已经生成,最重要的是研究其成烃过程与圈闭配套史的关系.大别造山带隧道可燃天然气的发现展示了合肥盆地区深部海相层系良好的勘探前景,因此下步勘探重心应从"中新生代盆地系统"转移到"深部海相层系",以寻找"古生古储"或"古生新储"类型油气藏为主.
推荐文章
大别造山带片麻岩区隧道燃烧现象及地质意义
隧道燃烧
海相层系
烃源岩
推覆体
大别造山带
合肥盆地
大别造山带铁路隧道气体燃烧的地质意义
大别造山带
铁路隧道
天然气
海相沉积
烃源岩
推覆体
勘探重点
合肥盆地
大别造山带铁路隧道气体燃烧的地质意义
大别造山带
铁路隧道
天然气
海相沉积
烃源岩
推覆体
勘探重点
合肥盆地
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带衔接区构造特征分析
大别造山带
郯庐断裂带
转换构造
几何学
锆石U-Pb年代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别造山带片麻岩区可燃气的发现及勘探意义
来源期刊 安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隧道燃烧 天然气 海相层系 烃源岩 推覆体 合肥盆地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矿产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5-2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88.3|TE132
字数 51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6157.2009.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柳忠泉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10 3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燃烧
天然气
海相层系
烃源岩
推覆体
合肥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地质
季刊
1005-6157
34-1111/P
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296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