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高等教育中的潜在课程》中关于“潜在课程”的几种观点入手,揭开其寓居的意识形态的面纱,把“潜在课程”置于时代理性发展的基础上,剖析当代社会条件下,高等教育中的潜在课程的两种形态。宏观形态——以启蒙理性为基质,以工具理性为价值趋向,以市场经济的规则作为建构社会模式的基础的现代社会中,人及社会的发展出现诸多矛盾,这对于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无法挣脱的潜在课程;微观形态——当学生置于特定的高校中,学生便享有了不显形的潜在课程,如不同的学科交叉带来的学科融合和思维创新的便利,学术造诣深厚的学者给你带来的理性的深邃和愉悦。人品高洁的学者带给你人生的感动。
推荐文章
教育、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结构概念探析
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结构
概念探析
高等教育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高等教育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从高等教育产品的特性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
公共事业
教育事业产品
高等教育管理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定位与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
传统高等教育
定位
体系
框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析高等教育中潜在课程的两种形态
来源期刊 高教研究与实践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潜在课程 宏观形态 微观形态
年,卷(期) gjyjysj,(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G633.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云 30 3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等教育
潜在课程
宏观形态
微观形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教研究与实践
季刊
16开
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7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