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p53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 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上皮性卵巢癌病例105例,按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将其分为p53野生型组和突变型组,比较两组发病年龄、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类和分化程度等特征. 结果:p53野生型组和突变型组卵巢肿块平均长径分别为13.2±7.8 cm与8.5±5.4 cm,前者显著大于后者(P< 0.01).p53野生型组I期患者占60.0%,p53突变型组晚期患者占64.3%.野生型组卵巢浆液性癌、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的比例相似,都在25%左右;而p53突变型组高达67.1%的病理类型为浆液性癌.两组患者的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年龄、肿瘤累及双侧的比率以及组织学分级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结论:p53基因的突变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它在不同病理类型的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推荐文章
上皮性卵巢癌中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抑癌基因
P53
上皮性卵巢癌
免疫组化
封闭野生型p53表达使卵巢癌细胞药物敏感性增加的机制
卵巢肿瘤 基因,p53 转染 药物耐受性
P-JAK2/P-STAT3与突变型p53蛋白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磷酸化JAK激酶2
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
突变型p53
宫颈鳞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53野生型与突变型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p53突变 上皮性卵巢癌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妇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7-248,2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7.31
字数 31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09.02.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屠蕊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 23 149 7.0 11.0
2 侯英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 109 788 13.0 24.0
3 许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 13 191 7.0 13.0
4 任爱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 4 4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53突变
上皮性卵巢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