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Al3+-Ce3+共掺杂的纳米SiO2,并对其进行H2气氛中700~800℃的热处理.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Fourier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UV-Vis)及荧光光谱仪观察并测试掺杂改性纳米SiO2的形貌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掺杂纳米SiO2中存在两个起源小同的383nm发光带:一个为由245nm激发产生的383nm和402nm双峰结构的发光带.该发光起源于纳米SiO2的本征缺陷中心;另一个为由314nm激发产生的383nm宽带发光,该发光带起源于掺杂的Ce3+;并且研究了该发光带强度与Al3+的掺杂浓度以及热处理温度的关系.
推荐文章
Ce3+掺杂4YBO3-SiO2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质
溶胶凝胶法
4YBO3-SiO2
Ce3+
发光材料
有机、无机铝掺杂Al2O3/SiO2复合膜性能比较
铝源
Al2O3/SiO2复合膜
孔结构
微观形貌
水汽稳定性
烧结制度对SiO2及Al2O3-SiO2陶瓷膜性能的影响
烧结制度
SiO2陶瓷膜
Al2O3-SiO2陶瓷膜
TiO2和SiO2纳米掺杂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能研究
聚酰亚胺
光激电流法
纳米复合材料
电学性能
陷阱能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l3+-Ce3+共掺杂纳米SiO2的发光性能
来源期刊 硅酸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光致发光 铝离子-铈离子共掺杂 溶胶-凝胶法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中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0-97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0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5648.2009.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光青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4 383 10.0 16.0
2 郑治祥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57 2008 24.0 36.0
3 吕珺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5 567 13.0 21.0
4 周恒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二氧化硅
光致发光
铝离子-铈离子共掺杂
溶胶-凝胶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学报
月刊
0454-5648
11-2310/TQ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2-69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3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