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中硫普罗宁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采用LC/MS/MS(ESI源)测定硫普罗宁的血浆浓度,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硫普罗宁线性范围为25.0~5 000 ng·mL-1,定量下限为25.0 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5%,准确度(RE)在15%以内.应用本法测得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200 mg硫普罗宁胶囊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max为 (4.20 ± 1.01)h,t1/2为 (5.61 ± 4.42)h,Cmax为 (4 456 ± 2 447)ng·mL-1,AUC0→24 h为(20 566±9 902)ng·mL-1,Ke为 (0.173 ± 0.094)h-1.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测定血浆中硫普罗宁浓度.
推荐文章
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吴茱萸碱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吴茱萸碱
血药浓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代动力学研究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伊曲康唑的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伊曲康唑
血药浓度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克肟含量
头孢克肟
LC/MS/MS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
硫普罗宁
药物性肝损害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C/MS/MS法测定人血中硫普罗宁的浓度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南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硫普罗宁 LC/MS/MS法 药物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6-3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69.1|R927.2
字数 388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茜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53 86 5.0 6.0
2 王茜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5 8 2.0 2.0
3 王鹭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5 12 3.0 3.0
4 李贺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6 11 3.0 3.0
5 郑小楠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4 6 2.0 2.0
6 李力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5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硫普罗宁
LC/MS/MS法
药物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药学
月刊
1672-2981
43-1408/R
大16开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
42-29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2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