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群桩沉降预测一直是桩基设计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桩端桩侧性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群桩沉降简化分析方法.该法直接利用单桩试验预测群桩沉降,把桩端的荷载一位移曲线和桩侧的荷载-位移曲线从单桩静载试验曲线中分开,进而提出了桩端沉降比和桩侧沉降比并给出了计算公式.通常在工作荷载作用下桩端沉降比小于桩侧沉降比,如果把两者等同则会高估了群桩的沉降.对有软弱下卧层的情况,桩端沉降比可能比桩侧沉降比大,因此会低估了群桩沉降.最后通过实例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表明本文方法切实可行.
推荐文章
基于相互作用系数探讨的群桩简化分析
相互作用系数
群桩
有限元法
简化分析
壁板桩群桩竖直荷载沉降关系的变分法分析
壁板桩
变分法
群桩
荷载沉降关系
非均质地基中群桩竖向荷载沉降关系分析
滑移
非均质土
弹塑性模型
桩-桩相互作用,群桩
群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
单桩
群桩
均质土
成层土
沉降
桩身压缩
等代墩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静荷载试验的群桩沉降简化分析
来源期刊 水利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群桩沉降 桩端沉降比 桩侧沉降比 软弱下卧层 Q-S曲线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3-9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473
字数 41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59-9350.2009.08.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敏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5 4161 35.0 55.0
5 董光辉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34 3.0 5.0
9 卢俊义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106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群桩沉降
桩端沉降比
桩侧沉降比
软弱下卧层
Q-S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学报
月刊
0559-9350
11-1882/TV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甲一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A座1156室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5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7421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