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 Hance)萌动种子为转化受体,利用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Ⅱ,nptⅡ)作为筛选基因,对影响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遗传转化外部因素进行了实验,通过优化转化条件,建立了农杆菌浸种途径介导的中华结缕草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利用催芽6~7 d的种子,加入OD600为0.9的农杆菌浸染菌液(在浸染菌液中添加100μmol/L乙酰丁香酮),附加5 min抽真空并在迅速恢复常压后再抽真空30 s的处理,振荡浸染48 h,共培养3 d后用75 mg/L卡那霉素筛选能够获得较好的转化效果.通过对卡那霉素抗性苗进行PCR检测和GUS组织化学染色.初步验证nptⅡ和β-葡萄糖苷酶基因(β-glueuronidase,gus)已经整合进植物基因组,阳性转化率为55.21%.
推荐文章
农杆菌介导南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根癌农杆菌
南瓜
遗传转化
PCR
Southern blot
农杆菌介导的莴笋遗传转化体系初步研究
莴笋
遗传转化
农杆菌介导
农杆菌介导的多裂叶荆芥转化体系建立
多裂叶荆芥(Nepeta multifida)
根癌农杆菌
转化
绿色荧光蛋白(GFP)
农杆菌介导的中华补血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中华补血草
农杆菌
遗传转化
影响因子
PC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农杆菌浸种法介导中华结缕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来源期刊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中华结缕草 农杆菌浸种法 遗传转化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5-871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88
字数 44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968.2009.05.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燕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38 617 11.0 24.0
2 雷江丽 19 169 8.0 12.0
3 王丹 5 27 3.0 5.0
4 刘水 9 49 5.0 7.0
5 吕慧 3 2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华结缕草
农杆菌浸种法
遗传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月刊
1674-7968
11-3342/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1053室
2-36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03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