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针对棒料热应力变频振动的下料方法,建立了带V型槽棒料在分段强制冷却过程中的热力耦合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获得了棒料在强制循环水冷却过程中内部应力场的分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棒料内部最大拉应力点位于V型槽尖端正下方0.34 mm附近,该处的轴向拉应力已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在V型槽所在棒料断面上靠近尖端点处产生一条环形损伤带,在水流速度下,该损伤带随着绝热边界宽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大约2 mm宽的最佳绝热边界,可使损伤的程度达到最大.在等绝热边界宽度下,损伤带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加逐渐地增大,当水流速度大于5 m/s时,对棒料的内部损伤较小.实验结果表明,有热应力作用比无热应力作用的棒料下料时间减少了15%以上,从而验证了热应力损伤对棒料下料作用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棒料热应力预制裂纹的数值模拟研究
精密下料
绝热边界
临界温度梯度
热应力
梯度功能材料热应力的研究进展
梯度功能材料
热应力
设计
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
RF MLCC热应力分析
有限元
热应力
片式射频多层陶瓷电容器
热冲击
端电极厚度
血管低温保存过程热应力
血管
低温保存
热应力
裂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应力对金属棒料内部损伤的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热应力 金属棒料 损伤带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2,11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30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87X.2009.0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升吨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45 2077 21.0 30.0
2 唐勇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5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应力
金属棒料
损伤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