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摘要:
采用有限元方法.应用ANSYS软件,模拟不同内电极结构和不同端电极厚度的RF MLCC在热冲击时的热应力分布.模拟结果显示:端电极倒角处、银电极与内电极引出端的接触处所受von mises热应力较大,是热应力下RF MLCC结构中最薄弱的部位:结构中的峰值热应力随温度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五次循环后的热应力约为首次循环的4.5倍;悬浮内电极结构银电极上的最大热应力远小于正常内电极结构;增加银电极厚度可以大大减小热应力,对于13层悬浮内电极结构的RF MLCC,银电极厚度增加一倍,其所受热应力最大值减少约50%.本次仿真结合了自由划分和映射划分,并且多次局部细化网格,消除了畸形网格,使得各次仿真的能最准则百分比误差均小于2%.为分析RF MLCC热失效机制、优化结构、提高其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铀溶液临界装置热应力分析
热分析
模型简化
边界约束
CSP键合金丝热应力分析
芯片尺寸封装
键合金丝
有限元
热应力
双层管U形补偿器的热应力分析
U形补偿器
热应力
定位器
某型发动机排气歧管热应力分析
排气歧管
高温废气
温度场
热应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RF MLCC热应力分析
来源期刊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学科
关键词 有限元 热应力 片式射频多层陶瓷电容器 热冲击 端电极厚度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391.9|TM53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468.2009.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荣丽梅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4 11 2.0 3.0
2 付兴中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1 7 1.0 1.0
3 黄超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1 7 1.0 1.0
4 戴强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有限元
热应力
片式射频多层陶瓷电容器
热冲击
端电极厚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双月刊
1672-5468
44-1412/TN
大16开
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西78号
1962-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80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3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