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异性IgG抗体在同源和异种疟原虫再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DBA/2小鼠经腹腔感染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y17XL)60d后,采用等量Py17XL、Py17XNL、Py nigeriensis或PbANKA分别再次攻击,计数红细胞感染率;采用ELISA方法 动态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及其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 Py17XNL和Py nigeriensis再感染小鼠出现一过性低水平的原虫血症;再感染后第4d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与正常小鼠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小鼠全部存活.相比,PbANKA再感染小鼠出现高水平的原虫血症,与其初次感染水平相近,再感染后第4d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出现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中特异性的IgG抗体水平却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小鼠水平接近,小鼠全部死亡.结论 特异性IgG抗体可在宿主抗同源疟原虫再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对异种疟原虫再感染无保护性.
推荐文章
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特异性IgE和IgG抗体
青霉素
过敏反应
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与特异性IgG分析
慢性荨麻疹
特异性IgE
特异性IgG
血吸虫病病人唾液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血吸虫病
唾液
特异性抗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特异性IgG抗体在同源与异种疟原虫再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特异性IgG 啮齿类疟原虫 再感染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8-36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28.3
字数 20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9.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琪 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卫生部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75 732 15.0 22.0
2 曹雅明 中国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140 540 11.0 19.0
3 刘军 中国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107 411 12.0 16.0
4 陈光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48 241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异性IgG
啮齿类疟原虫
再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