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再感染早期宿主保护性免疫应答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 Py17XL)感染抵抗型DBA/2小鼠,待全部小鼠自愈后用同种疟原虫株再次攻击.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观察小鼠原虫血症水平;被动转移实验评估免疫血清的保护性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中T、B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结果 2/3小鼠能够完全抵御同种疟原虫再感染,仅1/3小鼠出现一过性低水平原虫血症,且于再感染后第8d自愈;免疫血清显著抑制初次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并延长其生存期;与初次感染相比,再感染早期脾CD4+T细胞、B220+和B220lowCD138+(浆细胞)亚群数目显著增加.结论 特异性IgG抗体在宿主抗再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记忆性T、B 细胞可能为宿主保护性免疫应答的关键参与者.
推荐文章
抗疟治疗对宿主保护性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
药物治疗
保护性免疫
约氏疟原虫
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的巨噬细胞表面吞噬相关分子的研究
约氏疟原虫
小鼠
巨噬细胞
免疫分子
吞噬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特异性IgG抗体作为宿主抗约氏疟原虫再感染关键效应分子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再感染 保护性免疫 抗体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9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28.3
字数 20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8.10.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英杰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63 150 5.0 9.0
2 王继春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38 134 7.0 10.0
3 曹雅明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140 540 11.0 19.0
4 朱晓彤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28 39 3.0 4.0
5 陈光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48 241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约氏疟原虫
再感染
保护性免疫
抗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