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方法和加工方法对杭菊质量的影响. 方法:以绿原酸含量为主要指标,挥发油含量为参考指标,对不同采收方法和加工方法的杭菊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采收时间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较明显,但对挥发油含量的影响不明显,11月中旬前采收,绿原酸含量差异比较小,11月中旬后绿原酸含量有所下降;胎菊中绿原酸含量为最高,达到0.619%;杀青回潮烘干法杭菊中绿原酸含量为最高,达到0.426%,挥发油含量也为最高,达到0.005mL·g-1. 结论:杭菊应适时采收,11月中旬前采收的鲜花品质较好,采收时花朵开放程度以胎菊比较好;加工方法采用杀青回潮烘干法比较好.
推荐文章
不同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对小洋菊品质的影响
小洋菊
采收时间
加工方法
有效成分
采收期和加工方法对杭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杭白芍
芍药苷
采收期
加工方法
不同采收方法对返青烟质量的影响
采收方法
返青烟
落黄效果
采收素质
烤后质量
采收时期对杭白菊4个新品种矿质元素的影响
杭白菊
矿质元素
采收期
主成分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采收方法和加工方法对杭菊质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中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杭菊 采收期 加工方法 绿原酸 挥发油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质量标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46
字数 35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4890.2009.1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江剑 16 147 9.0 11.0
2 王志安 72 633 14.0 20.0
3 俞旭平 53 507 12.0 20.0
4 周群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6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8)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杭菊
采收期
加工方法
绿原酸
挥发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中药
月刊
1673-4890
11-544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82-30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0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6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