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大学开展参与式口腔健康教育与授课式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更适合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分层、不等比随机抽样法选取昆明理工大学40间学生宿舍共240人分为2组.参与组120人,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参与式口腔健康教育;授课组120人,以课堂授课形式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每月1次,共3次.比较两组学生首、末次健康教育时口腔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口腔卫生状况.结果 首次教育时所有学生口腔保健知识、保健行为及卫生状况基线水平一致.末次健康教育后,参与组学生口腔保健知识多项问题回答正确率高于授课组;参与组的龋充填率(28.33%)、洁治率(19.12%)均高于授课组(10.83%、9.17%),P<0.05;参与组学生的简化软垢指数(debris index-simplified,DI-S)、简化牙石指数(calculus index-simplified,CI-S)、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均明显下降(P<0.05),授课组学生仅DI-S和PLI下降(P<0.05).结论 参与式口腔健康教育对口腔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行为和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效果优于授课式健康教育.
推荐文章
孕妇口腔健康教育即时效果评价
口腔健康教育
问卷调查
口腔保健知识
孕妇
学龄儿童不同口腔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评价
学龄儿童
菌斑指数
健康教育
准分子激光术前两种健康教育方式效果观察
准分子激光手术
健康教育
效果
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对改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评价
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简化口腔卫生指数
菌斑控制百分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口腔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评价
来源期刊 广东牙病防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口腔健康教育方式 大学生 口腔卫生指数 牙龈指数 菌斑指数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预防与社会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7-21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8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梅洱 云南民族大学校医院口腔科 11 15 3.0 3.0
2 刘兴仁 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医院口腔科 4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口腔健康教育方式
大学生
口腔卫生指数
牙龈指数
菌斑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疾病防治
月刊
2096-1456
44-1724/R
大16开
广州市江南大道南366号
46-225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0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