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诗体的更遮变化,诗歌精神的转型,都伴随着诗歌语言的变革而发生.当代诗人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对语言还原这个世纪性的难题写出了自己的答案,用新的语言方式为当代非英雄的凡人在诗坛提供了舞台.但是,由于他们把那种平面化、自由化的语言当成诗歌语言追求的重点,也使诗歌语言面临着巨大困境.
推荐文章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女性权利
女性形象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叙事艺术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互文性
镜像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当代诗歌语言不能承受之轻
来源期刊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诗的语言 文字游戏 身体化语言 音乐性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艺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34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757.2009.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杨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的语言
文字游戏
身体化语言
音乐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8-6757
36-1217/G4
南昌市湾里区翠岩路20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00
总下载数(次)
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