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壶瓶枣Ziziphus jujuba Mill褐斑病为近年来山西发生的一种严重的壶瓶枣果实病害,症状表现为果项或果肩部位形成红褐色病斑,经鉴定,病原为有丝分裂孢子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ies)Keissler.采用生长速率抑制法和悬滴法分别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其中4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异菌脲、多菌灵、剑斑和施力科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抑菌率均在90%以上;炭阻绝、代森锰锌、多菌灵、剑斑和施力科对病菌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比较强,抑菌率也在90%以上.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施力科、多菌灵、剑斑和代森锰锌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14.45,20.83,28.47,149.93 mg/L,其中施力科的有效中浓度最低,相对抑制效果最好.4种药剂的相关系数均在0.93以上,表明药剂浓度与抑制作用呈现较高的正相关.
推荐文章
壶瓶枣黑顶病与其生长环境的关系
壶瓶枣
黑顶病
避雨栽培
气象因子
植物生长调节剂
栀子褐斑病抑菌药剂筛选
栀子
褐斑病
药剂筛选
“枣保1号”对壶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壶瓶枣
黑顶病
枣保1号
营养品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壶瓶枣褐斑病的室内药剂筛选
来源期刊 中国森林病虫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褐斑病 链格孢菌 杀菌剂 毒力测定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实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S763.15
字数 26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886.2009.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冉隆贤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47 421 12.0 18.0
2 侯晓杰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12 217 7.0 12.0
3 于占晶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3 5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褐斑病
链格孢菌
杀菌剂
毒力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森林病虫
双月刊
1671-0886
21-1459/S
大16开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8-5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02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