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同个性特征儿童诊疗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在住院7~13岁非危重症患儿中随机抽取70名,分别在入院第1~5天的每天静脉穿刺后进行疼痛评估(采用自评法和他评法);入院第1天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个性特征评估;第2~5天实行心理干预.对3种不同个性(外向型、中间型、内向型)儿童,情绪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儿童分别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第1天与第5天)疼痛强度的比较.结果 诊疗性疼痛强度随着心理干预的实施,住院天数的增加逐渐减轻;中间型及内向型儿童,实行心理干预前后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情绪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儿童,实行心理干预前后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减轻诊疗性疼痛的强度;心理干预对中间型及内向型个性儿童的诊疗性疼痛有明显的效果;可降低情绪稳定及不稳定型儿童诊疗性疼痛的强度.
推荐文章
儿童青少年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儿童青少年
个性
心理健康
双变量
极端内向儿童个性特征与神经精神疾患相关性报告
内向(心理学)
儿童
神经症性障碍
慢性疼痛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
疼痛,慢性
心身症状
个性特征
护理干预
慢性疼痛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慢性疼痛
人格特征
心理状态
症状自评量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理干预对不同个性特征儿童诊疗性疼痛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广东药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理干预 个性特征 儿童 诊疗性疼痛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1-3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7|R395
字数 33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燕 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儿科 7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12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理干预
个性特征
儿童
诊疗性疼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6-8783
44-1733/R
大16开
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280号
46-14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