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复杂多相流体体系相渗特征曲线是认识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机理和进行数值模拟及油气藏开采动态预测的基础.利用非稳定法实验原理,采用室内实验获取非稳定驱替过程的压力历史和各相的生产资料,根据非线性参数识别技术,通过LMF算法和最优控制算法来实现相对渗透率特征参数变化步长的自动调节,使模拟压力拟合非稳定流实验的压力历史数据,解决了复杂多相流体渗流相渗特征参数的识别问题,由此获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不但快速、饱和度范围宽、曲线形态好,而且消除了常规方法假设条件带来的结果误差.非线性参数识别结果和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
推荐文章
地震特征参数与测井参数相结合识别油气层
地震数据
测井数据
数据分析
BP网络
油气分布
预测
低渗凝析油气藏压裂优化设计和产量预测
低渗透油气藏
凝析油气藏
压裂
优化设计
数学模型
产量预测
基于信号瞬时特征识别非线性结构系统物理参数
非线性结构系统
瞬时频率
瞬时幅值
同步挤压小波变换
解析模态分解定理
基于CHMM语音识别特征参数的选择方法
语音识别
CHMM模型
特征参数选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气藏相渗特征参数的非线性参数识别
来源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参数识别 最优控制 相对渗透率 油气藏 非线性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312
字数 50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09.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海涛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78 524 14.0 18.0
2 谭灿 西南石油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4 5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4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参数识别
最优控制
相对渗透率
油气藏
非线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5086
51-1718/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23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