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摘要:
目的 研究缺血再灌注情况下兔肾内抗坏血酸的变化规律.方法 实验组及假手术组各8只新西兰兔.实验组动物麻醉后,在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利用微透析及电化学分析系统持续检测抗坏血酸的水平.假手术组实验方法同实验组,但不阻断动脉.结果 实验组缺血期和再灌注期微透析液内抗坏血酸最高浓度均比缺血前期平均浓度升高,分别升高57.7%、115.9%;再灌注期抗坏血酸的最高浓度比缺血期最高浓度升高37.O%.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实验组与假手术组各时问段抗坏血酸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O.05).假手术组微透析液内抗坏血酸水平保持相对稳定.砖论微透析技术与活体在线电化学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是检测肾抗坏血酸变化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抗坏血酸是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个灵敏指标.抗坏血酸在肾缺血再灌注情况下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推荐文章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研究
全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电镜
大鼠肾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变化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肾衰竭
水通道蛋白1
自噬在米诺环素保护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米诺环素
自噬
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活体在线法检测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抗坏血酸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微透析 抗坏血酸 活体在线 电化学检测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7-2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8291.2009.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小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 145 1119 18.0 26.0
2 马潞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 421 2989 24.0 33.0
3 卢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 134 1407 21.0 30.0
4 毛兰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6 58 4.0 7.0
5 闫龙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 8 15 2.0 3.0
6 林雨青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6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再灌注
微透析
抗坏血酸
活体在线
电化学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月刊
1009-8291
61-1374/R
大16开
199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0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2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