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机制.方法 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随机分为HIBD对照组、盐水处理组、FDP不同剂量治疗组,于缺氧缺血后24h利用RT-PCR方法观察脑组织caspase-3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盐水处理组、HIBD对照组和FDP小剂量组caspase-3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DP大、中剂量组其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同以上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P大、中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P对H]BD的神经保护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3 mRNA表达有关,进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推荐文章
1,6-二磷酸果糖的脑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1,6-二磷酸果糖
钙离子
缺血性脑损伤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
1,6-二磷酸果糖
缺血缺氧性脑病
窒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6-二磷酸果糖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国际儿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1,6-二磷酸果糖 脑缺血 脑缺氧 大鼠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6-44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9
字数 20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408.2009.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初桂兰 51 209 8.0 11.0
2 李维超 23 5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1,6-二磷酸果糖
脑缺血
脑缺氧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儿科学杂志
月刊
1673-4408
21-1529/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8-7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62
总下载数(次)
55
总被引数(次)
163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