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新型二氢噻吩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7a~7h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应用膦亚胺4与苯基异氰酸酯的氮杂wittig反应,得到的碳二亚胺5再与仲胺反应.以70%~81%的总产率合成了8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噻吩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7a~7h.所得产物7a~7h的结构由NMR,MS,IR和元素分析所确证.
推荐文章
新型噻吩并嘧啶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对氟苯基
1,2,4-三氮唑
噻吩并[2,3-d]嘧啶-4(3H)-酮
合成
抑菌活性
新型4-芳氧基吡啶并[3′,2′:4,5]噻吩并[3,2-d]嘧啶衍生物的合成
吡啶并[3′,2′:4,5]噻吩并[3,2-d]嘧啶衍生物
取代苯酚
合成
新型并噻吩五元杂环酮类衍生物的合成
并噻吩五元杂环酮
Suzuki偶联反应
Friedel-Crafts成环反应
合成
新型嘧啶并二氮衍生物的合成
三氯氧磷
氨基嘧啶
嘧啶并二氮
Bischler-Napieralski反应
取代反应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二氢噻吩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
来源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二氢噻吩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 氮杂Wittig反应 碳二亚胺 膦哑胺 碳二亚胺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农药与化学生物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26.4
字数 19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1190.2009.01.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明武 华中师范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2 407 11.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4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氢噻吩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
氮杂Wittig反应
碳二亚胺
膦哑胺
碳二亚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1190
42-1178/N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桂子山
38-39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899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