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矿区地质情况、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和各类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对煤炭坝矿区岩溶塌陷的成因及类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岩溶塌陷易发性的评价指标,并对岩溶塌陷易发性进行了分区预测.结果显示:煤炭坝矿区岩溶塌陷形成的内因是茅口组灰岩岩溶发育,外因是岩溶水的大量开采和疏排;岩溶塌陷影响因素主要与岩溶发育条件、地下水条件、覆盖层条件、地形地貌和人工活动相关.经预测,煤炭坝小河、贺石桥、大成桥、洋泉湖几个地下水径流带处为极易塌区;欧家大冲、沩水、瓦寺冲、秧田冲、五亩冲水渠、白水塘、谢家祠堂几个地表水体分布处为易塌区;几个煤矿区为难塌区(或中等塌陷区);福泉山与谷塘坡为基本稳定与稳定区.勘察验证,预测结果符合实际.
推荐文章
湖北武汉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
岩溶塌陷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法
广西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
岩溶地区
专家-层次分析定权法
地质环境
岩溶塌陷
易发性
山东省枣庄盆地岩溶塌陷形成条件及易发区划分方法探讨
形成条件
易发区划分
岩溶塌陷
山东枣庄盆地
矿区岩溶地表塌陷神经网络预测研究
矿区
BP神经网络
岩溶塌陷
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湖南煤炭坝矿区岩溶塌陷的形成与易发性分区
来源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影响因素 易发性分区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2,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X141
字数 39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09.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燕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7 24 3.0 4.0
2 谭松林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14 166 7.0 12.0
3 尹金香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溶塌陷
影响因素
易发性分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田地质与勘探
双月刊
1001-1986
61-1155/P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52-1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22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