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腹泻病粪便标本常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筛选7种常见腹泻病致病菌的特异基因作为检测目的 基因,分别为志贺菌ipaH基因、沙门菌hilA基因、副溶血弧菌tdh基因、空肠弯曲菌FlaA基因、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stxA2基因、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st基因、霍乱弧菌ctxA2基因.设计相应的引物及探针,制备寡核苷酸芯片.对多重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将PCR扩增产物与带有7种特异探针的基因芯片杂交.检测标准菌株25株,模拟粪标本及临床腹泻病粪便标本64份.结果 经优化多重PCR扩增出7种腹泻病致病菌特异的致病基因片段,与基因芯片特异的探针杂交后.全部产生特异性杂交信号.标准菌株及模拟粪标本检测的阳性和阴性对照符合率均为100%.单一菌株最低检测量为10~100cfu/ml.64份腹泻病粪便标本检测出45份致病菌,其中33份志贺菌、12份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70.3%(45/64).粪培养检出 16份志贺菌,6份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34.4%(22/64),基因芯片法明显优于粪培养方法(P<0.01).结论 该基因芯片直接检测腹泻病致病菌,检出率高,达到了高效的检测目的 ,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推荐文章
基因芯片检测7种常见腹泻病致病菌方法研究
腹泻病
致病菌
多重PCR
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技术在常见肠道致病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
肠道致病菌
细菌培养
高通量
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食源性致病菌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基因芯片
DNA集微列阵
高新生物技术
应用
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因芯片技术直接检测常见腹泻病致病菌的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解放军医学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腹泻 聚合酶链反应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年,卷(期) 2009,(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7-11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Q78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77-7402.2009.10.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军 解放军第302医院门诊部 149 644 11.0 19.0
2 曲芬 解放军第302医院门诊部 64 481 14.0 20.0
3 程云 解放军第302医院门诊部 28 60 5.0 6.0
4 王全立 解放军第307医院输血科 14 26 4.0 4.0
5 李跃旗 解放军第302医院门诊部 20 87 6.0 9.0
6 逄建涛 1 0 0.0 0.0
7 姚志建 1 0 0.0 0.0
8 周骋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泻
聚合酶链反应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月刊
0577-7402
11-1056/R
大16开
北京100036信箱188分箱
2-74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16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