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震颤分析对早期帕金森病(PD)震颤和生理性震颤的鉴别.方法 以14例PD患者(PD组)和9例生理性震颤者(生理性震颤组)为研究对象,将小加速器记录仪(Acc)电极贴附在手背中央掌骨末端处,同时将肌电图(EMG)表面电极置于前臂的伸肌和屈肌,分别在无负重和负重1000 g 的条件下记录震颤图形和肌电活动30 s,并对震颤频率及与震颤相关的肌电活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cc检测显示:PD组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震颤频率在有无负重条件下无明显改变;生理性震颤组主要为姿势或动作性震颤,负重条件下,震颤频率明显减低(P<0.01),震颤幅度有下降趋势.EMG显示:PD组可见与震颤相关的峰值肌电活动. 结论 Acc与EMG结合有助于临床鉴别早期PD震颤和生理性震颤.
推荐文章
震颤分析对于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特发性震颤
帕金森病
加速器
震颤分析
鉴别诊断
帕金森病震颤和原发性震颤的电生理学特征研究
帕金森病
原发性震颤
加速度传感器
震颤幅度
峰值频率
频谱宽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震颤分析对早期帕金森病震颤和生理性震颤的鉴别
来源期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震颤 小加速器记录仪 肌电图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18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1.044
字数 263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东雅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25 111 6.0 9.0
2 孙慧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5 30 3.0 5.0
3 张金刚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2 2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震颤
小加速器记录仪
肌电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双月刊
1004-1648
32-1337/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28-206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4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10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