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初步研究了四川省卧龙地区5个不同海拔高度的表层土壤和2个牦牛样品中二噁英/呋喃(PCDD/Fs)、共平面多氯联苯(co-PCBs)和多氯萘(PCNs)的分布特征、来源、毒性当量以及生态风险状况.土壤样品中总2,3,7,8-PCDD/Fs的含量范围为2.48-4.30 pg·g-1dw,平均3.50 pg·g-1dw,最高含量在海拔3927 m的塘房.co-PCBs的总含量平均为9.14 pg·g-1dw,最高值在海拔4487 m的垭口.总2,3,7,8-PC-DD/Fs和总co-PCBs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不同海拔高度土壤中的PCDD/Fs和co-PCBs异构体的分布相似,表明具有相同的来源.总PCNs与海拔梯度呈负相关关系,最高含量出现在海拔3345 m的贝母坪,平均21.4 pg·g-1dw,主要以3.氯为主.土壤中PcDD/Fs毒性当量浓度范围为0.29-0.43pg TEQ·g-1dw.牦牛肉和牦牛组织中PcDD,/Fs总浓度分别为27.5和23.6 pg·g-1脂肪,毒性当量浓度为4.04和4.07 pg TEQ·g-1脂肪.结果表明,牦牛中的PCDD/Fg,co-PcBs和PCNs不大可能对卧龙地区人群导致严重的负面效应.
推荐文章
奶粉中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检测
HRGC/HRMS
同位素稀释
二噁英
二(口恶)英类化合物的土壤环境质量研究进展
二(口恶)英类化合物
来源
行为
土壤环境质量影响
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发光菌
酚类
联合毒性
作用机制
苯胺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及定量构效
苯胺类化合物, 发光菌, 15 min-EC50, QSAR, 毒性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省卧龙地区土壤中二噁英类化合物和多氯萘的海拔梯度分布及对牦牛的毒性风险评价
来源期刊 环境化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二噁英 共平面多氯联苯 多氯萘 土壤 牦牛 卧龙地区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6-283
页数 8页 分类号 X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4-6108.2009.02.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咸德 34 680 16.0 25.0
2 陈大舟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 41 357 12.0 17.0
3 杨永亮 中国地质科学院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11 165 9.0 11.0
4 潘静 中国地质科学院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4 76 4.0 4.0
5 朱晓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3 3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39)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噁英
共平面多氯联苯
多氯萘
土壤
牦牛
卧龙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化学
月刊
0254-6108
11-1844/X
大16开
北京2871信箱
82-39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06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644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