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神经元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V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备小鼠VD模型,设立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第29、30 d,经跳台试验和水迷宫试验对两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成绩测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组小鼠海马神经元中ERK的表达变化.结果:V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成绩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ERK1、ERK2的表达及海马CA3区p-ERK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马神经元内ERK的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因此,应用能促进ERK表达的药物可能成为治疗VD的有效方法之一.
推荐文章
丁基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ICAM-1表达的影响
痴呆,血管性
炎症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丁基苯酞
基于ERK5信号通路探讨薯蓣健脾益智合剂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血管性痴呆
薯蓣健脾益智合剂
神经元凋亡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5,ERK5
实验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神经元ERK的表达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小鼠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海马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6-467,520,Ⅰ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春年 152 614 12.0 16.0
2 李玲 70 242 8.0 13.0
3 吕佩源 263 1316 19.0 25.0
4 郭宗成 67 373 10.0 15.0
5 胡亚卓 7 4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性痴呆
小鼠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海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双月刊
1000-6834
12-1339/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
6-1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8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1736
相关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